你也配姓趙?

文| 艾飛


讀書的時候,有篇課文叫《阿Q正傳》。

當時,同學都嘲笑阿Q,覺得這就是個傻逼,窩囊廢,沒想到我們語文老師語說:或多或少,我們都是阿Q。

大家不以為然,又不敢反抗老師,就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下課後,大家突然來勁了,彷彿剛剛點頭的不是自己,討論說:老師老糊塗啊,我們怎麼可能是阿Q,他那麼蠢。

小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处处争A,可慢慢的,才发现,自己就是一团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小绵羊,看起来就很Q。

知道阿Q故事的人很多,但看過電影《阿Q正傳》的大概很少,前兩天,我重溫了《阿Q正傳》高清修復版,不得不感嘆,這洞察力和批判性,實在是超前啊。

所以今天想再簡單的講下這個悲傷故事,因為悲觀會給我們一種務實的精神,是我們接近自由的方法。

話說,在浙江紹興的未莊,有個叫阿Q的人,也不知道他姓什麼,有一次,趙太爺家公子中了秀才,敲鑼打鼓,風光無限,於是,阿Q很驕傲的宣佈:

我姓趙。

阿Q跑去趙家賀喜,趙太爺上來就是兩巴掌,並說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話:

你也配姓趙?

阿Q出來後,摸摸自己的臉,對自己說:

這世界太不像話了,兒子打老子,算了,不計較了,反正被兒子打了。

阿Q乾活麻利,到處幫人做短工,而且進過幾次城,加上他在精神上不把趙家放在眼裡,他常常覺得自己就是個完人。

他自我完美的法寶,就是精神勝利法。

比如,他被人打了一頓,人家罵他:天下第一賤貨。阿Q就會回擊說:

天下第一,狀元也是天下第一,我阿Q是天下第一,你算老幾?

在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弱者,往往喜歡欺負更弱的人,他們內心湧動著對更弱者的暴力傾向,因為他們時刻要忍受更強大的強者暴力,以及生活暴力。

阿Q就是這樣,他不但自欺欺人,而且還欺軟怕硬。

阿Q小聲嘀咕留過洋的錢少爺是假洋鬼子,可是在對方要揍他的時候,又狡辯說自己剛剛罵得是旁邊那小孩。被揍後,阿Q遇到小尼姑,於是找小尼姑出氣:難怪我今天這麼晦氣,原來是遇見了你。

夜裡,阿Q突然覺得自己應該有個女人,否則斷子絕孫,老了沒飯吃。

他看上了趙家的僕人吳媽。

阿Q以為,這事就跟要飯一樣,是求過來的,於是撲通就跪到吳媽面前,說:

吳媽…我…想和你困覺。

吳媽就跟撞了鬼一樣,被嚇的魂飛魄散。

阿Q看吳媽又哭又鬧的,覺得她假正經。

誰知道,這事慢慢的就被傳成了是他調戲吳媽,他被人追著打,到趙家又是賠禮又是道歉,搞得傾家蕩產。從那天起,未莊的女人,見他見躲,男人見他就呸,他終於有種自己活得不如狗的感覺,畢竟,狗還有飯吃呢。

在未莊那些有錢有勢的人眼裡,阿Q就是個連狗都不如的奴才,當奴才雖不幸,但只要掙扎,就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才生活中尋出美來,贊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而阿Q,就是陶醉在這種美夢中的人。

為了生計,阿Q離開了未莊……


有趣的是,這年中秋節過後,阿Q居然衣錦還鄉了。

阿Q突然變得有錢了。

於是,有錢的阿Q就成了整個未莊的焦點,男人們都讓他請吃請喝,女人都跑來買他帶回來的衣裳,就連趙家,也主動找他要點貨。

當然,阿Q還是那個阿Q,依然是只小綿羊,別人打聽啥,他就說啥,而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有流言說,阿Q的貨是偷來的,阿Q說,這怎麼能是偷來的呢,是幾個人帶我去有錢人家拿東西,他們在裡頭拿,我在外面接,後來被人發現,他們還沒出來,我就拼命狂奔,一路就奔回了未莊……

阿Q就像個木頭變成的人,天然有種質樸的愚昧。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一會的功夫,阿Q就成了未莊人口中的小偷,被沒收了錢財,阿Q又是窮途末路。

再後來,革命了,雖然大家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知道,革命了,一個個地主老爺嚇得屁股尿流。

單憑這點,阿Q決定:

要革命,要造反。

在他看來,只要革命了,他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喜歡誰,就是誰。當天晚上,阿Q做了他這一輩子最美的一個夢,革命後,周圍人對他敬仰萬分,吳媽小尼姑紛紛取悅他,就連趙家人,也跪在自己面前……


當然,阿Q的美夢沒有成真,他都不知道革命要從哪入手,於是跑到尼姑庵鬧了鬧,就興趣索然了。

有天晚上,趙家被搶了,搶的還是城裡一大官寄存在他家的東西。

為了推脫責任,趙家找了個替死鬼,就是阿Q。

就這樣,阿Q以搶劫罪關進了大牢,可厲害的是,阿Q依舊心安理得,他的精神勝利法告訴他:

大概人生在世,總是進進出出,難免都是要坐坐打牢的。

直到阿Q被遊街示眾,他才意識到,這是要上刑場啊。

可就算到了這,阿Q還是泰然自若,在他看來,人生在世,難免要遊街示眾的,免不了要殺頭的。

而且,阿Q覺得自己應該豪氣點,理應做點什麼,於是傻乎乎的喊道:

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在行刑的那一刻,阿Q是想喊救命的,但精神勝利法告訴他不能喊,因為,自己是條好漢……


1981年,岑範導演的《阿Q正傳》是中國第一部入圍戛納金棕櫚的電影,當年,法國報紙在頭版寫著:

第一個走進戛納電影宮的中國人岑範。

我很喜歡片中江南水鄉的感覺,陳舊的小酒館,石橋,破廟,草席…處處都是自然的生活氣息,片中的紹興,一方面古樸、秀麗,另一方面破敗、頹唐,如此豐富的呈現方式值得玩味……

眾所周知,《阿Q正傳》最大的亮點就是「精神勝利法」。

明明自己被壓迫,被侮辱,卻只會不停的自我安慰,尋找解脫,抑或是轉向更弱的群體,欺負他們來尋求自己的存在感。

在這個故事里,魯迅諷刺的是當時的封建社會,明明帝國的侵略已經到了喪權辱國的地步,卻偏要自稱「天朝」。

那個時候的「精神勝利法」是自上而下的,它使人民忘卻壓迫與屈辱,無反抗無鬥志,成了封建統治者的奴才和順民……

所謂的「精神勝利法」,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專制下,愚民政策和等級制度的產物。哪怕是到了今天,我們也未能逃離麻木和愚昧的洪流裹挾,有多少人敢直面自己的真實處境,正視自己所受的禁錮和痛苦?

在虛擬的世界里,同樣是滿眼的阿Q,人們沈浸在廣告、口號的虛幻刺激中,自嘲、嘲笑他人。

總在期盼著有一個「革命」來拯救自己,這「革命」是婚姻,是金錢抑或是權力,我們以為得到這一切,或朝著這一切向前走,就永遠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了。

這種精神勝利法,真的管用?

在電影《阿Q正傳》里,最後有段旁白說:

阿Q死了,他雖沒有女人,但他並沒有斷子絕孫,據考察家們考證說,阿Q還是有後代的,而且子孫繁多,至今不絕……

(完)

Published by

LEI

老雷的市場紀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