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衝突之下的全球資金流向

我在5月7日的推特上發出過一個小投票:

雖説這個小調查的樣本還不夠多,但是從一個側面也能反映出大家對貿易戰的態度偏悲觀。我曾經多次説到,股市短期來看就是一個情緒市場。但是高階的投資者注重事實與數據,不應該被情緒左右。

下面談談我對美國股市的看法,後面也會涉及到中國大陸和香港。

客觀上說,目前公開的外部信息利空居多。歷史上看,有沒有比當前中美交惡更利空的外部環境呢?當然有—— 1947年~1991年,美蘇冷戰。

美蘇40年冷戰與道瓊斯指數

熟悉歷史朋友一定知道,上世紀60、70年代是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社會最爲分裂的年代,這期間美國内部外部矛盾都非常極端劇烈,其中還包括兩次大規模熱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即便如此混亂的内外部環境,美蘇冷戰四十餘年也沒有把美股拖入漫長的熊市。可見這個國家以及它的經濟活動的生命力相當旺盛。

回到美中關係的問題上。

美國人過去以爲中國經濟發展會帶來政治變局,會更傾向於美國的價值觀。所以自克林頓執政以來美國從上到下都非常願意主動接近中國。這一國策給美中兩國帶來了巨大的繁榮。然而,2017年川普總統上臺以後,形勢有變。最大的變化就是美國政治精英開始轉向,他們發現經濟繁榮并不能推動中共政治改革,强大的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地位并且向世界輸出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的東西。因此,美國人開始糾錯。川普的國策很明確,就是要讓美國企業回來。這樣的前提下,全球資金流向就非常清晰了。

美中交惡衝擊下會驅使大量的國際資本(包括美國企業的資金以及全球避險資金)和人才湧向美國,不僅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資本和智力資源,而且還起到了降低實際利率的作用(如下圖)。2018年以來,美元上漲和美國實際利率的下降證明了這個觀點。有趣的是,美元需求旺盛的前提下,聯儲即使再度放鬆銀根(降息+停止縮表)也不用擔心通脹。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中關係繼續惡化是有利於美國經濟的。


再來看幾組數據,如下:

四大央行(美中歐日)總資產與MSCI全球股票指數
四大經濟體(美中歐日)貨幣供應量
MSCI全球股票指數(黑色)
MSCI全球指數剔除美國(藍色)
美國羅素3000指數(紅色)

上面三張圖説明了這樣兩個事實:
第一,2008年以來各國央行都在印錢,尤其中國印得最多;
第二,這些錢最終推高了美股(不是歐股、也不是亞洲股市)。

於是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出現了,前面我們對比這些圖足以證明:中國央行為全世界提供了大部分流動性,而這些錢把美股推高了。


目前的美國并沒有2007年那種潛在的金融風險,企業和個人的負債都不高,客觀地説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非常好。并且目前的外部環境對美國來説不是壞事, 也就是説,目前找不到太多的理由去看空美股,當然短期的情緒影響會有,但是沒必要中長期地看空做空美股

然而, 美中越是搞事情,中國經濟就越差,中國央行就越是要印錢(別無他法),而印出來的錢最終還是去把美股越推越高。所以,美中關係衝突之下的結果會是什麽?説到這裏就已經非常清楚了。

至於香港,我們有必要搞清楚一點,香港是領導們的後花園和資本緩存區。如果美中衝突升級,香港的自由港地位遲早要被取締,這樣一來恐怕領導們要跑路,香港會一地鷄毛。那麽港幣、港股和香港樓市也就懸了。


Published by

LEI

老雷的市場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