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究竟應該怎麼做?

從我十幾年前踏入市場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琢磨著怎樣讓錢自動地為我賺錢,而不是我自己非常辛苦地去耕耘。後來我慢慢明白了資產配置的道理:

投資綜合收益 = Cash收益 + Beta收益 + Alpha收益

這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應該自動為我創造收益。

1. Cash收益的投資目標是不跑輸通脹,主要投資品種是債券(目標收益率3%)

Cash是最靈活的錢,隨時急需即可挪用,我不會用它來買股票——絕不可因爲急用錢而賣出股票——這部分錢我用它買固定收益(Fixed-income)產品,比如各類國債ETF政府債ETF企業債ETF或低息但流動性非常好的利率產品(北美地區叫GIC)。這一部分錢放在市場里獲取利息收益,相當於市場給你發工資了。長期來看,這類資產的Buy&Hold回報率大概在3%左右。如果你希望市場給你發工資且夠你生活,倒算一下需要多少錢去配置在這個類別里。

2.Beta收益的投資目標是不跑輸市場,主要投資品種是指數基金(目標收益率8%);

只要你的資產處於市場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這就是Beta。獲得Beta收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指數基金。 長期來看,標普500指數基金(SPY)Buy&Hold回報率大概是8%左右,分紅再投資的總體回報率大約為9.45%。據統計,90%以上的投資者(機構)無法超越這個成績。簡而言之,投資大盤指數基金就可以跑贏90%的投資者。當然,如果只想收穫牛市的Beta收益而希望規避熊市的Beta虧損,理論上可以使用股指期貨或股指期權的辦法來做對沖交易。

3.Alpha收益的投資目標是跑贏市場,主要投資“好生意+好價格”(目標收益率50%+);

是指優於市場表現的回報,通俗一點來說就是Somehow買到了牛股。但牛股是可遇不可求的,你無法知道哪一隻股票未來會跑贏大盤為你獲取Alpha收益。這個部分就需要一點投資理念了,一言以蔽之:投資那些具備獨佔經濟優勢的企業,大概率就會產生Alpha收益

以上這些,就是“資產配置”的基本概念,也是投資這場長期戰役打不打得贏的戰略問題。遺憾的是,很多人缺乏這個認知,他們把投資簡單地等同於Alpha(買到牛股),而忽略了Beta和Cash是能夠爲你“自動”產生收益的東西。投資的智慧在於“用相對低的風險獲取合理回報”,而不是“老夫從來都是一把梭”式的賭徒思維。

如果按照理想化的15%綜合年收益率來計算,可以是這樣配置:

40%Cash*3% + 40%Beta*8% + 20%Alpha*53% = 15%

進一步深化:

1. 通過配比國債、政府債或企業債ETF,我們可以讓Cash的目標回報率上升到4%左右。

2.標普500指數基金(SPY)的長期回報率在8%左右、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的長期回報差不多是14%左右,這兩個品種配比下來可以獲得11%左右的目標回報率。

上述兩項可以獲得的年綜合回報已經可以達到6%。請注意,獲取上述這些投資回報只需要Buy&Hold就可以了,不需要折騰。如果懂得一些風險對衝的方法,還可以大幅提高收益率。

3.至於Alpha是個可慾不可求的東西,我們無法知道哪一支股票會大幅跑贏大盤,但是投資最樸素的智慧認爲:投資那些具備獨占經濟優勢的“好生意”大概率就能夠跑贏市場,如果你有點耐心等到黑天鵝、股災等”人性之極“再出手的話,還可以大幅提高投資回報率。

首先,先讓市場養活你;其次,不要輸給市場;最後才是追求高收益。

最後,讓時間成為朋友。


Published by

LEI

老雷的市場紀要

One thought on “投資究竟應該怎麼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